一
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路上,宽阔鲜亮的柏油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住宅楼在苏南的城市与乡村间拔地而起。在已有人入住的房间的阳台上,总是成片地晾晒着清洗干净的衣物。塔吊从每一栋还没有建好的楼房顶部冒出头来,像一个家长保护着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冒着形迹可疑的烟雾的高大烟囱、双曲线身形的冷却塔也不时从窗边掠过。未建成的立交桥像被斩首的蛟龙,游弋纠缠在高速路的腰间。
一切显露出和之前一年半栖居的大洋彼岸不一样的气息。这才是那片我爱过、恨过、自豪过、也咒骂过的土地,我出生的地方,我死去的归所。
这次唯一注意到的不同之处是,乡镇间立起了不少头顶十字架的尖顶教堂,突兀而孤傲地矗立在四周围红砖小楼的包围中,显得相当扎眼。
二
南京是一座很有市井生活气息的城市。
保护得颇为完整的城墙限制了市区的大小,也限制了道路的宽度。在这样的范围内,生活的柴米油盐都在繁忙地进行着,任何无序的迹象都早已幻化为秩序的一部分。街旁密密麻麻的粗壮梧桐树,把整座城市笼罩在绿荫的保护中。秦淮河畔、解放路旁,总是让我回想起早十年间北京二环内的生活百态。
繁华的市中心虽然不大,却也不逊于任何大城市。站在玄武湖旁的城墙上看过去,新建成的紫峰大厦像极了芝加哥的Trump Tower。
作为旧都,这里的历史总是由当前的胜利者来书写的。总统府、雨花台,作为“人民”的战利品,叙说着这一面的故事。好在任你风吹雨打,玄武湖总还是在那里,碧波荡漾,不离不弃,包容、接纳着各怀心事的游人。
三
北京太大了,大到每个角落的风格都如此不同,根本没法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北京的好处日新月异,缺点却是一成不变:混乱拥堵得让人绝望的道路,挤得令人望而生畏的公交车和地铁,过于浓厚严肃的政治气息,高昂的生活成本,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弱势群体被无情挤压的生存空间,污染的空气与河流,还有每个国内城市都会有的,马路牙子底下永远会神秘出现的,那一滩滩来路不明的污水。
之前,我好像并不大清楚我为什么喜欢北京,以为很大程度上,仅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那天在奥林匹克公园北区散步,夜幕降临,这儿慢慢热闹起来。百十来人伴着《采蘑菇的小姑娘》跳起集体舞,旁边一家三口用葫芦丝吹奏着傣族乐曲,街对面退休老人们在专业的声乐老师引导下合唱歌曲——从《血染的风采》到《我和你》,空中飞翔着会亮灯的串串风筝...而背景里,奥林匹克转播塔在夜色中变幻着五彩斑斓。
我喜欢的,就是在他们身上看到的这些充实感与归属感吧。只要有真心喜欢的事,每天在这里都可以过得很充实。看过了美国的单调寂寥,这样的充实显得难能可贵。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我想我也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迷失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霓虹之中——这是北京的陷阱,也是所有大城市的陷阱。见识过了冷清与安宁,再回到热闹与喧嚣,挺好。
3 条评论:
我喜欢的,就是在他们身上看到的这些充实感与归属感吧。只要有真心喜欢的事,每天在这里都可以过得很充实。看过了美国的单调寂寥,这样的充实显得难能可贵。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我想我也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迷失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霓虹之中——这是北京的陷阱,也是所有大城市的陷阱。见识过了冷清与安宁,再回到热闹与喧嚣,挺好。
也希望可以早日回国看看,离开后,方知珍惜原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人事物。
采蘑菇的小姑娘⋯⋯囧
其实紫峰大厦和Trump Tower是同一家设计事务所设计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