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星期四

骑车走西北

下午骑着擦得锃光瓦亮的新车去转了一趟Northwestern,也算是了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夙愿”。来去各一个半小时多一点,比上次骑着旧车去足足快了半个小时。芝加哥近几天一直是晴空万里,沿着湖边看着时蓝时绿的Lake Michigan,映照在downtown的幢幢高楼和郊区的茵茵绿草之中,宛若仙境一般。这完美的天气,让人无法抑制自己远行的冲动,仿佛呆在屋内就是一种犯罪。原本没有打算今天就出发,但是突然看到格格小朋友在blog里写“真正的我,应该还是和从前一样,对任何喜欢的事情和着迷的人充满激情,毫无保留,声嘶力竭,在所不惜。真正的我,有毅力做任何我认为对的事,有勇气爱任何我认为值得的人”,内心深处顿时波澜层起。背上书包,擦净爱车,忘掉身上其它一切负担,冲进这温暖和煦的阳光中,任由湖边吹来的强风在耳边呼啸。活着,就应该好好把握住每一个让梦想绽放的季节。

这次沿途没有照风景,show两张爱车小灰吧:

奥运会结束了,看着画卷慢慢合上,十六天里悲欢离合的画面沿着鸟巢边缘上的大屏幕一点点流过,火炬缓缓熄灭,真的很舍不得离开,因为在那十六天里,我们是那样的纯粹。不知为何此时耳边总会不由自主响起Sephora唱的那段《Une raison d'esperer》(One reason for hope)(http://www.youtube.com/watch?v=SlUHEmw_0ZM)。原来音乐剧也可以唱得如此悲伤,如此让人肝肠寸断,一如离别时的忧愁。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意大利超级杯!

120分钟内比分2-2,点球大战里6-5艰难拿下,看得我心惊肉跳。比赛场面一直占优,如果运气好些的话,其实90分钟内就应该赢下来的。最后Totti在射进点球就可以夺冠的情况下打中横梁弹出,可谓是死里逃生。本场最佳当属新援Muntari,进攻中经常插入对方禁区抢点,防守时又总能在中后场断球组织反击,而且脚下控球护球摆脱的小技术娴熟得让人眼花缭乱。在Cambiasso回撤到中后卫位置上救火的情况下,他成为了中场组织的核心。今天正是他打进了新赛季国际米兰正式比赛的第一个进球,小伙子很有前途,好好干!Mourinho也拿下了第一冠,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祝福联赛里球队能打出更好的状态。

P.S.贝肯鲍尔杯国际米兰夺冠后搞笑的颁奖仪式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JUUgEK67vQQ

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

帮人喂猫...

同班的美国mm Claire回家一周,于是到她家帮忙喂她家猫Arabella的重任就又落到了我的身上,好在一回生二回熟,连Arabella都能认出我了吧。上照片:

2008年8月18日星期一

刘翔退赛,中国田径看到曙光!

刘翔退赛,我却怎么也伤心不起来。

对刘翔本人来说,我确实会感到惋惜。毕竟为了奥运会卫冕,他奋斗了四年,努力了四年,到最后却因为伤病而不能奔跑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残酷的现实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退出比赛,如果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话,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尊敬。

但是对中国田径来说,这一天意味着重生,意味着曙光。只有让刘翔走下神坛,中国田径才会有希望。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田径”和“刘翔”是可以划上等号的。这次的事件至少应该让国人们知道,田径不只有110米栏这一个项目,中国也不只有刘翔这一名田径运动员。

自从刘翔在国际大赛上开始屡屡取得好成绩之时,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就拉开了帷幕。在田径这个中国的非优势项目上刘翔异军突起,鹤立鸡群,给低迷的中国田径界增添了不少光芒,给不知道多少主管领导带来了漂亮的政绩。于是,刘翔变成了田径的代名词,变成了一呼百应的神。造神运动不仅使刘翔背负了重大的心理负担,也使那些只重比赛成绩的、势力的领导层在110米栏这个项目上不断加大物力精力投入,在又给刘翔增添了一重负担的同时,投入分配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其它项目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田径整体水平的进步!再加上媒体吹捧上天的炒作,你们是在鼓励、赞美刘翔吗?你们是在毁他!你们是在毁着中国田径!

赛前刘翔身上被强加了太多的意义:他是中国田径唯一的希望,背负着全国13亿人民的强国梦。作为一名普通的运动员,受伤本是常事,可是对于他这样的“国宝”来说,受伤就像是一场瘟疫,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为什么他受伤的消息不早一点透露出来?可以想见,为了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刘翔就是带伤也要强行继续训练,这对运动员伤势的恢复有利吗?为了一块金牌,为了中国田径的“面子”,为了稳定全国人民期盼的心情不让他们失望,你们就可以不顾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生涯?这和隐瞒不报非典疫情有什么区别?

我早就说过了,大热必死。刘翔这次能拿块奖牌就不错了。算我乌鸦嘴。

然而一个高大的神像轰然倒塌,换来的是被它遮住的明媚阳光终于得以重新洒向人间。

2008年8月16日星期六

这年头流行痛恨韩国人么...

经常逛各种论坛的人就会发现,近来国内网友对韩国的反感情绪仿佛一夜之间爆发,甚至已经超过了和中国一直有宿怨的日本。“高丽棒子”已经追上“日本鬼子”,成为中国网民在网络上最痛恨的群体之一,国内愤青们目标变化之快令人乍舌。奥运赛场上体现的更加明显:韩国运动员和其他国家运动员比赛时,中国观众几乎是一边倒的给韩国队的对手加油助威(我倒还没怎么观察过韩国和日本交手的时候是什么情况...乒乓球女团两队比赛的时候中国观众还是支持日本队的居多,不过那是因为福原爱)。

国人的这种痛恨是有来源的:首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断传出的“韩国专家经考证发现xxx的祖先是韩国人”这种我们认为明显属于夜郎自大的新闻,加上xxx很多时候是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比如孙中山、毛泽东),让我们对这样的新闻不产生反感都难。虽然事实上后来有些新闻被证实是中国媒体的杜撰(比如写孔子的那篇),但是毕竟无风不起浪,韩国媒体才是始作俑者。另外国内媒体对在华韩国人的负面报道也不少,再加上还有火炬在韩国传递时的中国留学生打人事件(其实这件事韩国人处理的倒是没什么问题:试想如果一群老外在王府井游行示威还先出手打伤了中国民众,你会怎么想?),让国人对韩国的印象急转直下。本次奥运会,韩国队表现的也不错,而且还在许多项目上和中国队狭路相逢,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射箭、举重等等,也算是各有胜负,但是输掉的几场比赛都让我们耿耿于怀。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网民和韩国较上真也就不足为奇了。

昨晚,中国女排女足女羽抗美抗日抗韩全面出击,只有女羽抗韩成功。但是网上看到的却多是羽毛球女双赢下韩国的喜悦,除了夺金的庆祝之外,大概也是因为抗美抗日都抗了半个多世纪了吧,自己人都累了。或许兴奋点也该转移一下了。结果,这个“假想敌”来得正是时候。

最后贴个新闻,真实性不作评论,只当一笑而过: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檀国大学生物系教授金旭日前提出,韩国人的祖先是“中国中原地区的农耕人”,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看,韩国人与中国汉族和日本人接近。关于韩国人祖先的这一新说法,推翻了韩国最流行的韩国人祖先来自蒙古的说法。

金旭教授表示:“我们用人类学系统分类的方法对185名没有血缘关系的韩国人的线粒体DNA碱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0名韩国人中有4人的碱基序列与中国中原地区的农民相似。”

金旭教授根据这个结果提出:“我们民族的祖先是中国中原地区的农民,从遗传上看,韩国人与中国的汉族和日本人更接近,而不是现在所说的蒙古人。”

金旭还提出,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碱基序列接近这一事实表明,2300年前定居在日本列岛的弥生族很可能来自朝鲜半岛。这一说法与2003年日本鸟权大学医学院教授井上贵央提出的说法基本相同,井上认为:“公元前5~4世纪,古代(弥生时代)日本人的碱基序列与韩国人接近。”

此前,韩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大韩民族的祖先是亚洲北部的蒙古人,这就是所谓的“北方单一起源说”。

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

原来“假唱”事件是这么回事

昨天刚刚看到陈其钢对开幕式“假唱”事件前前后后的完整陈述,才发现他上一次接受采访时的那一番话被所有媒体都误读了。整件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后一刻“一位政治局委员下令”决定换掉的(导演原本也有此意,政治局委员的指示仅仅是促使他们最终做了决定),是林小朋友的声音,而不是杨小朋友的形象。就此而言,杨小朋友确实没有什么“冤屈”,而且有理由感到自豪。据说在开幕式的节目单上,明确写的是林杨两位小朋友的名字。

陈其钢上次采访时所说的“因为形象原因”,指的仅仅是林的形象更好,而没有说杨的形象不好(并因此被换下);所谓的“国家利益”,也不过说的是“演双簧”这种做法,而不是指换下杨小朋友。看来,真正能伤害到两位小朋友的,并不是导演组,而是事后我们过分解读的炒作。看来奥运期间大家都有点神经过敏,还是忘了这事,洗洗睡吧。

Kenig said, "I expect you to work eight hours a day...". Well, I watch the Olympics eight hours a day though...:-(

前两天我妈拿到了一张男篮美国对安哥拉比赛的门票,实在是让我口水啊,啧啧。看看羽毛球乒乓球赛场上大片大片的空座,不得不感慨这奥运商业化的弊端。有门票的好多不想来,而许多真正想看比赛的人却买不到门票,只能干着急,没辙。

不知道又有谁在开幕式之前偷偷买了一把李宁的股票狠赚了一笔呢。

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我的奥运生活

早上起来习惯性的打开电脑看夜里这段时间的战报,看看晚场的比赛和新闻,第二天的节目单,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下午干干自己的事情,晚上继续开机看上午和中午场的奥运比赛,一不留神就到了凌晨一两点。好看的节目总是太多,时间似乎不属于自己。

前两天用SopCast看CCTV-1、CCTV-2都很清晰流畅,CCTV-5则只能用TvAnts偶尔能看上,不流畅也就忍了,和PPStream相比已经算好的了。昨天开始SopCast全面被封禁,中央台所有频道全军覆没。好在TvAnts流畅度有所提高,各个中央台基本都可以比较舒服的看下去,只是清晰度不敢恭维,不过到这个时候也就没必要要求那么多了。看场奥运比参加奥运都困难,真感觉自己出了国就像被国家遗忘了一样。

唉,不过看奥运的必然后果是学习和看书的时间大幅减少...看来还是要有个deadline催着我效率才能高啊。对自己说,你太弱了。你要变强。

Giant OCR 3入手。果然很好很强大。

有人问,你为什么活着?

为了实现梦想。

开幕式的背后

陈其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开幕式中那一曲《歌唱祖国》原唱是一个叫杨沛宜的小女孩,而林妙可在台上只不过是摆摆样子对对嘴型。“为了国家利益”,长得更符合张艺谋叔叔审美的林妙可最终站进了鸟巢。这一消息让我多少感到有点意外——对假唱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怎么也没想到播放的音带竟然也不是林妙可的声音。此消息一披露,全世界都感到惊讶,国内的论坛上更是骂翻了天,纷纷为杨小盆友鸣不平。其实仔细想想,两位小盆友不过都是在自己不怎么明白的情况下成为了网络民意潮流的受害者,但整件事情也实在没有卑鄙龌龊到足以让国内网友们慷慨激昂大跳大叫的地步——如果你活在中国还觉得这件事情有多么的不可思议,那还是建议您赶快回火星吧。

为什么我们会愤怒?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身边为了功名不惜一切争的头破血流的人太多太多,我们一边大声疾呼抵制这种风气的沾染,却又一边不可避免的自己也沿着这条路前行。当人类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罪恶时,我们感到恐慌。生活在这样的矛盾和纠结中,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释放自己的灵魂,一张真正纯净美好,永远不会被浸染的白纸。比如,孩子。人们相信,孩子是天真纯朴无邪的;而当我们看见这几乎是最后固守的一片理想阵地也即将被攻陷时,我们幻灭了,不知道还应该相信什么。在这个不相信宗教的国家里,丢掉了对纯真的信仰,就只能苟活于世。

我同意孩子们的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因为他们不谙世事,没有我们那样世故圆滑,他们头脑简单,简单的令我们羡慕不已。林妙可们真的明白这样一场开幕式被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凭空赋予了多大的意义么?采访开幕式那个放风筝的小女孩的时候,负责训练她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告诉她不要紧张,把开幕式当成一次游戏就行了。而那个小女孩也真的就照做了,排练的时候还调皮地翻跟头。是她真正不紧张吗?只是她不知道要紧张罢了。

孩子们是纯真的。可惜的是,开幕式上的林妙可们还是孩子吗?只不过是导演们的道具而已。我相信,林小盆友也好,杨小盆友也好,她们自己今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开幕式前前后后的一切只是在大人们的指挥下完成的一出皮影戏罢了。反倒是我们,容易把这事太当真,或者说,我们的信仰才脆弱。这次,大人们在数十亿人众目睽睽之下把世故功利都强加在了几个不仅仅被当成孩子的孩子身上,这个信仰就一下子崩溃了。

道具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我们必须向下面这位舞蹈演员致敬:http://2008.sina.com.cn/other/2008-08-12/1030191477.shtml,她在排练中不慎摔伤成高位截瘫。值得欣慰的是,几位导演都对她的受伤念念不忘,并能用对一个人的关怀来关照她,而不仅仅把她当成一个工具,一个庞大机器上的小小零件。

开幕式被要求承载的东西太多,喜欢它也好不喜欢也罢,我们都要向为之在台前幕后默默付出的演员们致敬。

2008年8月9日星期六

开幕式,盛大登场

和几个朋友一起在一个实验室里用投影仪看了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网上视频非常卡很不流畅,但一点都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因为这场所有中国人期盼已久的盛宴实在是太震撼、辉煌。

气势恢宏的击鼓方阵用整齐划一的动作敲出鼓点,显示出倒计时的数字;巨大的脚印形状礼花绽放在中轴线上,一步步飞向鸟巢;《歌唱祖国》舒缓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全世界的空中,伴随着庄严的升国旗仪式...看到这些无比壮丽的画面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

真的,这辈子从来没有觉得过,《歌唱祖国》是那么的动人,可以让我们一下子泪流满面。

2008年8月8日星期五

北京时间8月8号了

北京,我为你祈祷!为了这个我爱的城市,为了那些我爱的人们,祝愿奥运会的一切都能顺利平安!

我那些开幕式当晚要去鸟巢工作的朋友们,我羡慕你们也为你们牵挂,你们一定要开心、平安地回来!(Emmie说,“我们是去志愿服务的,不是去炸碉堡的...”)

天佑中国,天佑北京!

2008年8月1日星期五

关于初中英语课本的畅想(转载)

原来看似随意的初中英语课本隐藏着这么多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有趣的故事,当年我学的时候怎么就没有留意做做调查呢...佩服一下作者的探究精神,仿佛把我再次拉回了那年少时所在的充满了朗朗Chinglish读书声的课堂...下面请看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505e878d193e9e04

关于初中英语课本的畅想 / 青年先疯队长
2008-07-31 18:19 阅读(710) 标签: 李雷, 韩梅梅, lucy, lily, jim, kate


后来,韩梅梅当然没嫁给李雷,离了一次婚,成了一个文风忧郁的女作家,笔名寒寐,足不出户,却在网络上颇受欢迎。

后来,李雷当然也没娶韩梅梅,成了李老师,他在中学教语文,不过他还是很开朗。

后来,Lucy回国了,现在也没有结婚,但还是善良而且喜欢音乐,她现在是幼儿园的园长,有时也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后来,Jim还留在北京,成了道奇汽车公司的经理,他也真的追过韩梅梅,但没有成功,找了一个中国太太,婚后有了两个孩子,发胖了。

后来,Lily成了电台的编辑,也做业务策划,为保持身体,她不吃冰淇淋了。还有很多很多个男朋友。

后来,Kate去了上海,嫁了个在此工作的美国人,上个月的事。

后来,林涛当了警察,户籍警,翠微北里。

后来,Uncle Wang退休了,还是喜欢鼓捣那些希奇古怪的东西,上过一次电视。

后来,L.G.Alexander教授回英国了,已经从出版公司退休,还在写东西,他每年来两次中国。

Polly还活着,毛掉了一些,每天最大的乐趣是与Alexander教授说中文。



此文写给九十年代使用全国版英文课本(朗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本文中的一部分。现在终于写完,我整合成了一篇完整的,并贴了几张图。


时间篇:

大事年表——
1978年 Li Lei、Jim、Ann出生
1979年 Han Meimei、Lily、Lucy出生
1980或1983年 Kate出生 (?)
1983年 Green家前往法国(Jim 5岁)
? Green家回到英国,居住于伦敦。
1990年 Green家来到中国。
十四中开学(北京十四中?),我们的课本从这里开始。
King家来到中国。
1991年秋 到农场采苹果
1992年春 Ann举办生日晚会
1992年夏 猴岛探险记
1992年秋 校运动会
1992年冬 Green家回英国过圣诞节
1993年夏 初中毕业,课本到此结束……


小小的说明

大概大家想不到吧,Li Lei他们年纪原来这么大,居然是70后。不过看课本里的环境也可以发现,确实是93年高速发展之前的样子,没有超市,只有商店。不过,这种纯朴的气氛特别吸引我,没有噪音和汽车尾气缠绕的感觉……

这个时间是如何算出来的?呵呵,大家可以看到初三课本中有两课提到了时间。Ma Lili值日时间:“9月10日,星期四。”Lin Tao值日时间:“9月19日,星期六。”查一下就知道,这一年是1992年。由此类推。

为什么Kate的出生年份不确定呢?因为,在初一课本有一课的听力中,说到Kate今年7岁,那么她应该是1983年出生。但是在初三课本上,Jim却提到Kate今年入学了,那么Kate就比应该是Jim小两到三岁。不知是不是编书人疏忽了?

说到Green一家,还真是能搬家,从英国到法国又到英国再到中国。不知道几年之后,他们又会去向哪里?真想说:留下吧,Jim和Kate……


细节篇:

一个惊人的发现!Li Lei和Han Meimei根本没有对过话!

这次重新翻书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Li Lei、Jim、Han Meimei三主角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在哪里。然而结果让我目瞪口呆:

三册英语课本里,根本没有Li Lei和Han Meimei的对话!一次都没有!

三个人之间,Li Lei和Jim的对话最多,从第一册第3课两人同时亮相,到第三册89课,两人最后一次在书中出场。Jim和Han Meimei的对话也不少。唯独Li Lei和Han Meimei,没有对过话。两人唯一一次在同一课中说话,是在第三册66课,不过那是在和别人聊(那一课也是Han Meimei最后一次出现)。和Li Lei说话比较多的女孩是Lily和Lucy姐妹。

我百思不得其解,编课本的作者怎么会犯下这么骇人的疏忽,竟然不让他们俩在课文中说个话?

难道Li Lei和Han Meimei的关系不咋的?

3班的人数问题:

第一册书中,Wei Hua讲到,3班有46位学生,24个男生,22个女生(包含Lucy和Lily)。第二册中说到,3班有50位学生,26个男生,24个女生。就是说,初二的时候班里来了4个新同学。

这个年级一共4个班,初二的时候3班50个人,最多。

十四中的校长是谁?

第一册,Miss Gao去见一位上级Mr Wang(一中年帅哥),我一直以为他就是校长。但是,第三册中,Mr Green去找校长请假,全家要回英国过圣诞。这时说到,校长是Mr Zhang。那Mr Wang是校长的观点就基本站不住了(除非这两年里换校长),他应该是某个校领导。

课本里的环境是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呢?通过种种线索,可以判定是在北京。不过,猴岛历险的情节显然就不符合北京周边的情况了。我们就当这是现实中的虚构吧……

这次重翻课本,我突然发现,原来Lily比Lucy先出生!我那么多年来一直以为Lucy是姐姐!上课不仔细啊,惭愧惭愧……


人物篇:

Li Lei 和 Jim Green 谁是第一男主角?

Li Lei 和 Jim Green:

Li Lei,被翻译成李雷,中国男孩,平头短发,喜穿浅色T恤,一看就是那种正统的中国式好学生。不过他并不是那种死板的书呆子,他很喜欢玩,记得有一课里,他拿着球去玩,反而是Jim没做完功课,被关在家里。这种动静结合的性格,使得他在哪儿都吃香,既能和Lin Tao这样好学的人成为莫逆,也能和Jim这样好动的人成为死党。

Jim Green,全名是James Allen Green,被翻译成吉姆.格林(詹姆斯.艾伦.格林),在中国生活的英国孩子,一头棕色的卷发,喜欢穿深色的T恤,给人的印象是有活力、聪明,但是有些马虎,时常犯些小错误。

这一中一英两个男孩,就是这六本英文课本最主要的角色了。那么,他们中,谁是最大的男主角呢?我一直是比较欣赏Li Lei的(或许也是因为他是中国人?),和很多同学一样认为他是第一男主角。后来,我做了一件极其无聊的事——统计了六本书里每个人出现的次数!

最终结果,Jim的出现次数高于Li Lei。呵呵,这毕竟是英语课本,就承认Jim的第一男主角地位吧。

7+8:

统计的数据我现在没有,不过我还能记得最前面的那些孩子。最重要的七个同学组成了第一集团:
Jim Green
Li Lei
Han Meimei
Kate Green
Lucy King
Lily King
Ann Read


接下来的第二集团是八位同学:
Lin Tao
Wei Hua
Ling Feng
Sam
Bill
Bruce
Mary
Tom Read


说明一下,Tom的出镜率很低,但是出来的时候文章一般都比较长,何况他是Ann的兄弟,第一册第一张彩页上露脸的人,所以放第二集团不过份。

彩页与家族:

说一下第一册第一张彩页吧,我总觉得这有一种英雄排座次的作用。上面有四幅图,三幅是三个家族:Green家族(英国人)、King家族(美国人)、 Read家族(加拿大人),每幅都是父母和两个孩子一共四人。第一幅图则是五人:Li Lei、Han Meimei和Lin Tao,外加老师Miss Gao(Gao Hui)和Uncle Wang。在这张彩页上,第一集团的七人全部在。

Green家族在书中风光无限,露脸机会最多,而且鸡犬升天,连鹦鹉Polly和小猫Mimi(这可是中国猫)都能频频上镜。

相比之下,Read家族就比较惨了,只有一个Ann撑场面,Tom身为彩页上九个孩子之一,在书中几乎消失,真是够郁闷的。

重要人物:

Han Meimei

如果说谁是第一男主角还存在争议的话,第一女主角就当仁不让的是Han Meimei。这个齐耳短发的中国女孩,文雅温和,智慧善良,几乎是所有女性美德的化身。在书中,她更像是一个姐姐的身份,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

很多人都觉得,Li Lei和Han Meimei天生一对。然而我经过统计发现,其实Han Meimei和Jim一起出现的时候更多,尤其是后期。想想也是,排除国际友谊因素,Han Meimei和Li Lei的性格是相似的,而跟Jim却是互补的,更适合在一起。

Kate

Kate Green,Jim的妹妹。和哥哥一样,Kate也是昵称,全称是Catherine(凯瑟琳)。同样是一头棕色卷发(不知怎么,Jim和Kate总让我想起哈利波特中的罗恩和金妮,Han Meimei则让我想起赫敏)。

Kate很活泼可爱,后来戏份也越来越多。我奇怪为啥她不和同年龄的小朋友们玩,要和大几岁的哥哥的朋友们玩。

Lucy and Lily

可爱的双胞胎姐妹,来自美国。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美工偷懒,哈)。开始的时候,两人都是同时出现,不过到后来,编者有意扩大她们之间的区别,也经常会单独出镜。

Ann

Ann是加拿大人,一头金色长发,标准的西方血统。她和Jim、Lilei他们不在一个班,但是和Han Meimei是好朋友,另外她还有一个中国好朋友Chen Hua(女孩)。

Ann在书中最重头的一次出场是她的生日,重要人物几乎全部出场参加。从此我知道了Fried Chicken,Fish and Chips这两种食物。不过当时没有概念,直到我们家乡出现了肯德基……

Lin Tao

作为在彩页上出现的人物,Lin Tao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不知为什么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出现,硬是被挤到了第二集团。作为书中唯一的眼镜男孩(大人不算),Lin Tao长着一副睿智的知识分子模样。不过,不要以为他很文弱,初三课本中,他可是参加了运动会接力跑的冠军成员。

Sam and Bill

这两个是Jim的死党,沾了不少光。他们三个在一起,1班的体育水平就能提高一个台阶啊。没说的,都是调皮鬼。

Wei Hua

Han Meimei的好朋友。我发现L、H、J、A四巨头都有各自的好朋友。Wei Hua又是一个热情贤淑型中国女孩,不过感觉不如Han Meimei成熟。

Ling Feng

跟其他中国孩子相比,Ling Feng显得比较成熟而独立。后期他出现的次数很多,但我最记得的还是他第一次出现时候被Jim的飞盘砸中了脑袋。后来,Ling Feng帮舅妈看小孩(装猴子),Jim去英国过圣诞的时候他帮忙喂养Polly,简直变成了专业保姆……

Bruce

澳大利亚男孩,因为在中国看到下雪的圣诞节而欣喜不已。之后他还有多次露面,最有趣的就是和一大群人去猴岛旅游了。在猴岛上,篮子被偷之后Bruce竟然哭了,真是大失脸面啊……

Mary

很晚才出来,又是一个西方式长发美人,姓Clark,有个弟弟Dick。假如彩页上再多一张,可能就轮到Clark一家了吧,运气不好。

其他人……除了以上15人之外,还有一些让人记住的同学。比如Ma Lili,初一初二学期刚开始她都出现了,看来,她就是1班里学号1号的学生了,她与Mrs Read的那段对话(It’s a secret!)被无数人传颂。还有Sun Huimin、Li Ming、Liu Ming、Fang Xiaoling、Bob White……等等。

现在想起来,仿佛他们就是我们当初的同学一样……

记得最后一课(澳大利亚的那座大石头山)结束后,结束框里就简简单单一句话:Goodbye everyone,Goodluck!我学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