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日星期三

许爷爷在芝加哥

上周日,北大前校长许智宏来访芝加哥。这次许校长借来美参加学术会议之机,沿北线走访美国几个城市,会见校友、发表演讲。而我也终于有了和我在北大时仍在任的许校长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许爷爷仍然是我们心中那个面带微笑、举止儒雅、和蔼可亲的形象。他说,他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自己担任北大校长的经历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反思。至于演讲的具体内容,我偷个懒,摘抄一篇新闻报道里的概述总结,放在这里。


http://www.chineseofchicago.com/Content.aspx?nid=928

1.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及未来

许院士援引教育学术界有关大学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简练阐述。据悉,入学率比例在15%以下大学称为精英化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50%以上则为普及化高等教育。

中国大学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至2008年达到23.3%,在校学生人数3100万,中国的大学教育在这个十年期间已完成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过渡。2000年中国大学招生200万左右,其中研究生30万左右,到了2008年则为652万,在校园研究生达130万。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2030年使大学教育实现普及化,与发达国家看齐。

许智宏表示,中国政府制订的“教育中长期计划”今年已经出台,该计划包括三大措施:一,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三,推进高等教育平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许院士还介绍了著名的211工程,985工程等大学建设项目。

2.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只重教学不重科研

许智宏院士表示,中国的大学存在只重教学不重研究的问题,这是当年计划经济体系的产物,国家的知识创新,是由社科院、农科院等独立于大学之外的专门科研机构来承担。今后中国的大学,则要承担更多一些科研重担,国家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支持,没有强大的科研、基础学科研究,一个国家很难在知识创新方面取得成绩,而中国的大学也将很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许智宏表示,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该发挥更重要作用,幸运的是,如今中国大学的科研职责正在逐步得到加强:如今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每年至少会有一篇论文是来自中国的大学,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列入SCI论文中,来自中国的比例中1999年的3.05%上升到了2008年的8.1%。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63%建在大学中,2005年至2009年科技部973计划中,高校承担的项目占56.6%。

(2)教育管理行政化与急功近利

许智宏指出,管理行政化、教育理念模糊、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办学模式趋同、缺乏职业教育家等,都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在行政化管理方面,很多大学在学科专业、学位设置上都要依靠行政审批,校方、学院在相关科研经费的使用上非常受限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的考核存在急功近利的弊端,这种弊端是促使学术界抄袭、诚信缺失的客观原因,这种急功近利主义,也往往导致很多专业人才无法潜心做学术研究。

对于学术剽窃问题,许院士指出,北大也出过这样的案例,校方也进行了严厉处理。学术剽窃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制度问题。接连不断的职称鉴定,各种评比活动,教育行政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营造让学者潜心做学问的环境。

在大学的管理方面,许智宏还强调大学要摆脱“人治”的问题,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宪法”、章程,每个学院的教学理念、体系,都不应随着院长的更换而改变,大学教育必须有制度、有规章、有监督,在这些东西建立起来之后,方可实现蔡元培校长当年倡导的“无为而治”。许智宏还指出,中国缺乏职业教育家,他倡导校长年薪制,让大学校长无后顾之忧,可以专注提升大学教育质量。

(3)学科划分过于精细

许院士表示,中国大学学科体系的精心划分,也是当年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新中国建国之后百业待兴环境下的产物,有其历史环境渊源。但是,这种精细的学科划分到了如今已急需改变,因为精细的学科划分体系能培养杰出的工程师,但不利于孕育学术创新和培养学术大师。

许智宏非常认同国外大学的通才教育模式,主张本科阶段不应将专业划得过于精细,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根据兴趣选择今后的方向,鼓励大学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兄弟一个在清华,一个北大,毕业完全成为两种不同的人才,许院士对这个例子津津乐道。许智宏表示,以前北京大学只允许5%左右的学生在入学后转换专业,如今这一比例已上升到20%,这是一种进步。

许院士特别强调:“大学不是学东西的地方,而是培养人的地方,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有理想、有上进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于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许院士认为这是转型期问题,不能期望一天两天就能改变,但是高等教育的理念必须明确。

许智宏说:“现在的年青人,有时间上网偷菜,却不肯花一天时间去读一本经典教材”,大学教育须去思考如何培养下一代,让他们以踏实的态度去对待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