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星期一

《禁止掉头》个人总结

这是一份迟到的个人总结。然而于人于己,这个总结还是不写不快。没有邓不利多的冥想盆,我想不出保存这些心里话的更好办法。


关于剧本

黑色幽默与直面人性的讽刺,《禁止掉头》是非常符合我个人胃口的一部剧本。现在的很多演出,要么直接娱乐至死,要么为了彰显自己的牛逼而自说自话,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而《禁止掉头》则很令人欣喜地没有落入窠臼,可以说这是一部坦诚、实在又不乏睿智与锐利的作品。因此,在决定专场演出剧目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去年九月在北京看的这部《禁止掉头》。

对于我们这种仅仅是由于兴趣而捏合在一起的没有经费的完全非专业的剧社来说,这部戏还有不少好处。一是它布景简单到了极致,六把椅子一台钢琴,就是全部;二是它需要的演员数量比较多,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三是主要演员的台词量分配得相对均匀。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观众愿意带着脑子进剧场。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观众不仅仅把戏剧、电影等等看成是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而是愿意从中思考,获得启发,并以此为享受。在大学里演出的好处是,这样的人能多一些。对于《禁止掉头》,你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笑点不断的轻松奇幻喜剧,也可以把它看成一部沉重深刻的荒诞人性寓言,既可以当个乐子,也可以挖掘出点儿什么来,它是多义的、丰富的。在决定剧本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如何通过舞台表达自己,应该是我们唯一关心的问题。和理解我们的观众取得共鸣,这就足够了。


关于表演

由于某些原因,有幸在这部戏里获得了登台演出的机会。总的来说,对自己第一次表演的表现,有满意的地方,但不满意的地方更多。最终在舞台上的演出,是整体状态和效果最好的一次,聚光灯和观众很容易使大家进入专注的表演状态,我自己的感觉也不错。可后来看到视频,很不幸地,所有的小毛病都暴露了出来,比如说表情变化不够明显,比如说因为一直怕手枪从兜里掉出来而不断地用手扶稳它造成的莫名的出戏感。

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排练场上可以没有导演,但是不能没有镜子。就是说,必须让演员看见自己的表演。很多时候,导演和舞台监督(Stage Manager,简称SM)充当的就是“演员的眼睛”的角色,让演员知道自己演出来是什么样。排练的时候总体来讲演员状态都不够紧张,因此可能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这一点。

大家对于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基本都比较到位,主要的困难——至少对于我来说——在于如何把这种情绪外化表现出来。这当然是表演经验的匮乏造成的。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往往内心里已经跟人物一起激情澎湃,可演出来的效果却是淡定自若。


关于节奏

节奏是个很虚的东西,但却是给予一部戏质感的关键。总体来说,比较令人满意的是第三场,其次是第一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对话节奏快慢对比如果更强烈一些,也就是让场面时而紧时而松的话,或许整体的兴奋感更容易出来。另外场与场之间的合唱感觉还是太短了,它们不仅仅是衔接前后两场戏的“过门”,它们也是构成戏的反讽的一部分,既然要做戏就应该做足。

读一个剧本的时候我总会在脑海里想象它最终出现在舞台上是个什么样子。由于想象力的疲乏,我只能做到在局部上让这部戏看起来带劲儿,把握整体节奏这类的事情还略显无力。下次争取做得更好些。


关于你们

安迪刘:我们成功地把本是一身正气的羞涩好青年塑造成了一位亦正亦邪的随性高富帅。改造人的工作成果可喜可贺。

玛丽廉:那股狠劲儿很赞,通过排练,表现力逐渐涌出来了。每次认真起来都能提出不错的想法。带伤排练令人感动。

彼得潘:一如既往的临场发挥型选手,很喜欢最后几次排练的状态。本剧没有你会灰暗很多。

杰瑞李:你是剧社里戏剧感觉最好的人,没有之一。跟你配合是最舒适、最令人愉悦的碰撞,好像也没有之一。一切表演和意识都恰到好处。

汤姆孙:为这部戏形象牺牲了很多,在付同学面前不好意思地演不下去或许是你的更真实的另一面。下次一定给你找个美女角色。

甲、乙:虽然台词不多但每次排练都一丝不苟,时不时还要顶替一下没来的主演们,你们的靠谱与敬业就是整个剧组热情与投入的缩影。

合唱队:最佳情侣搭档奖。这个戏里没给后羿同学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让我心里一直歉疚了两个月,实在是因为六个主要角色所需的气质都太吊儿郎当了。身兼万能替补与SM二职,你帮助我涨了不少表演的经验点。另外排练场所有温馨的气氛都是你们闹的。

音效师:虽然跟剧组开始配合得比较晚,不过还是依靠强大的乐感和丰富的经验迅速降低了导演们的焦虑值。最后似乎有点儿用力过猛,有些段落好像背景音乐加得多了一些,可惜没有时间进一步讨论尝试了。

钢琴师:合唱队不跑调的有力保障。只有很短的时间练习,还要在半黑暗中演出,实在不简单。

海报师:虽然很忙但还是每次熬到凌晨两三点完成任务。没有海报就没有现场那么多的观众。

灯光师们:演出当天现场最忙碌最辛苦的人。

化妆师们:你们是使台下观众能看到我的眼睛的唯一保证。

摄影师们和预告片制作师:什么时候忘了大家长什么样了,还好我们可以翻开这些视频看看。对了马导说好的剪辑过的幕后花絮呢?

曾导:把最重量级的留到最后。没有你的激情、奉献和号召力,就没有剧组的凝聚力和整部剧的成功。我了解导演坐在桌子旁边重复看二十遍同一部剧的感受,也了解导演在演出之前会经历怎样的焦虑与担忧(跑个题,昨天晚上我梦见咱们在人民大会堂演这部戏,结束之后胡总和江总上来与我们一一握手),仿佛送自己一手教大的孩子去高考考场。在换成我早就该把这部戏看恶心了的时候曾导还继续认真地坐在桌子旁边记录排练意见,我们其他人有什么理由懈怠?


关于其它

前几天看到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拿过来与大家分享:“排练过程真的是导演和演员互相折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演员和导演都很辛苦。之所以辛苦,是因为这是个大家互相暴露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过程。也是一个和暴露出来的自己对话的过程。”

至于别的,排练中开心的点滴,还有归属感神马的我就不提了,每样单拎出来都可以写本书。概括一句话就是,我喜欢这样一群各有所长的有趣的家伙,别的不重要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