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电影手记(一):《牧马人》

本学期电影放映活动,所选片目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刚刚经历了文革创伤的中国人,是怎样反思那段历史的?刚刚向外界打开大门的中国社会,又是怎样面对随之产生的新问题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当时知识分子所作出的思考,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有些思想、意识形态在今天看来很难理解,必须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才能合理化;有些思考又相当深入,是人们逐渐“恢复大脑功能”之后产生的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追问与反思,至今意义不减。

决定把每次看完电影的点点滴滴感受记录下来,不求有多深刻,但求不要忘记。

上周看了谢晋导演的《牧马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因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美国做了资本家,背上了“资本家子女”、“右派分子”帽子的许灵均在牧场一呆就是半辈子。八十年代初,已是亿万富翁的父亲从美国回来,想要带他移民美国。在回忆和思考了自己这几十年的经历之后,考虑到祖国、家庭,许灵均最终拒绝了父亲的请求。

《牧马人》拍摄于1982年,那或许是建国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第一次激烈交锋的年代。从小就植根在许灵均心中的集体主义、国家主义思想,是一种信念,加上他身边善良的牧民的帮助,才支持他熬过了动荡的岁月。看到了信念的希望,他因此才“抵制”住了个人享乐主义的诱惑,“抵制”住了外来新鲜事物给生活带来的冲击,维持了自己的信念。

这两种信念孰好孰坏似乎很难评判,因为有着不同信念的人们,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只能说是不同的时代环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信仰。虽然国家推行的集体主义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带来了物质上的缺乏,但是在许灵均看来这并不重要,在他身上能看到一种很纯粹的东西,那也是他活下去的动力。我不想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沼,因此我只能说,在我看来,个人主义是更加自然的信念,而集体主义、国家主义则需要用集中的教育和宣传去维持,相对来说更不稳固。为什么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人民反倒吃不饱了?

我并不生长在物质缺乏的年代,也没有经历过那样纯粹的集体生活,要想理解许灵均,必须站在他的立场上进行考虑。不过,我觉得我们有一点是相通的——他说,他的根在中国,我也是这么想。他是因为从小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的感情,而我则是跳出了中国社会以后,慢慢发觉、强化了身份认同。

记得妈妈说过,中国早期电影里几乎所有的母亲形象,都象征着国家。在《牧马人》中也是一样,家就是国,国就是家。许灵均的小女儿天真地说:“妈妈说了,爸爸就像风筝,飞得再远,线也在妈妈手里。”

另外,在北京饭店舞会那场戏中,惊讶地发现背景音乐是ABBA的《Money,Money,Money》,真是恰如其分。“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在金钱、物质和享受的冲击下,又有多少人能像许灵均那样坚守集体主义的信念呢?答案我们已经知道了。

没有评论: